US 布局
一切始于 19 世纪 60 年代。密尔沃基有一位名叫克里斯托弗-莱瑟姆-肖尔斯的业余发明家、政治家、印刷商和报人,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捣鼓和创造新机器,以提高业务效率。
流行的说法是,肖尔斯不得不重新设计键盘,以应对早期打字机的机械故障。连接按键和字母板的排字条循环悬挂在纸张下方。如果用户快速键入一连串字母,而这些字母的排字条彼此靠近,精密的机械就会卡住。
肖尔斯重新设计了排列方式,以分隔最常见的字母序列,如 "th" 或 "he"。1875 年,纽约的武器制造商雷明顿父子公司根据许可证生产了这台机器。该机器被命名为雷明顿 1 号,但在商业上却以失败告终,未能大量销售。
收到反馈后,雷明顿公司对机器进行了更新,制造出了雷明顿 2 号。这款新机器于 1877 年发布,获得了巨大成功。它首次使用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 QWERTY 键盘布局,用户可以选择输入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,并通过 "Shift "键在两者之间切换。
经典的 QWERTY 键盘布局是一个不幸的历史事故,并非最佳布局,因此才发明了其他布局。
该图以点位分布图形式显示相对键位的频率。
- 在Home行的键位: 37%
- 在顶部的键位: 50%
- 下方行中的键位: 13%
- 由同一只手输入的键: 47%
- 由同一手指输入的键: 14%
US Dvorak 布局
Dvorak 是一种英语键盘布局,由 August Dvorak 和 William Dealey 于 1936 年创建。其设计目的是为了更快、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地替代 QWERTY 键盘布局。Dvorak 的支持者声称,与 QWERTY 键盘相比,Dvorak 键盘需要较少的手指运动,因此可以减少错误、提高键入速度、减少重复性劳损并提供更舒适的体验。
不过,它未能取代 QWERTY 成为最常见的键盘布局,主要原因是 QWERTY 早在 60 年前就已推出。
截至 2005 年,芭芭拉-布莱克本(Barbara Blackburn)使用 Dvorak 键盘布局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英语打字员记录。
几乎所有主要的现代操作系统都允许用户切换到 Dvorak 布局,您的操作系统也很有可能支持这种布局。
该图以点位分布图形式显示相对键位的频率。
- 在Home行的键位: 71%
- 在顶部的键位: 20%
- 下方行中的键位: 9%
- 由同一只手输入的键: 31%
- 由同一手指输入的键: 15%
US Colemak 布局
Colemak 布局旨在成为 Qwerty 和 Dvorak 键盘布局的实用替代品,为已经习惯标准布局的用户提供更多渐进式改变。
Colemak 布局是以 QWERTY 布局为基础设计的,改变了 17 个按键的位置,但保留了大多数非字母字符和许多常用键盘快捷键的 QWERTY 位置。这使得已经使用 QWERTY 键盘打字的人更容易学习。它与 Dvorak 布局有几个共同的设计目标,如尽量减少手指路径距离和大量使用主列。
许多主要的现代操作系统都支持它。
该图以点位分布图形式显示相对键位的频率。
- 在Home行的键位: 74%
- 在顶部的键位: 18%
- 下方行中的键位: 7%
- 由同一只手输入的键: 44%
- 由同一手指输入的键: 9%
US Workman 布局
Workman 布局减少了手指和手腕的横向移动,使左右手的使用更加平衡。21 个字符与 Qwerty 不同。
Workman 布局有很多优点。它舒适、符合人体工程学、高效,频繁按键的位置都在手指的自然活动范围内。减少了手指和手腕的横向运动。此外,手指的整体移动幅度也非常小。
与 Colemak 布局相比,Workman 布局在英语方面的手指移动距离总体较短。不过,它通常会导致较高的同指 n-gram 频率;换句话说,与其他布局相比,一个手指需要更频繁地连续点击两个键。
该图以点位分布图形式显示相对键位的频率。
- 在Home行的键位: 68%
- 在顶部的键位: 22%
- 下方行中的键位: 10%
- 由同一只手输入的键: 46%
- 由同一手指输入的键: 18%
US Colemak-DH 布局
Colemak-DH 布局是 QWERTY 和 Dvorak 键盘布局的实用替代品,为习惯标准布局的用户提供了更顺畅的过渡。它以 QWERTY 为基础,重新设置了 17 个按键,同时保留了非字母字符和常用快捷键的位置,使其对熟悉 QWERTY 的用户非常友好。它的设计目标与 Dvorak 相同,都强调尽量减少手指移动和利用主行。Colemak-DH 在现代操作系统中得到广泛支持,确保了用户的易用性和人体工学优势。
该图以点位分布图形式显示相对键位的频率。
- 在Home行的键位: 67%
- 在顶部的键位: 17%
- 下方行中的键位: 15%
- 由同一只手输入的键: 44%
- 由同一手指输入的键: 12%